這本是無意間在圖書館裡挖到的寶,
第一次看到它是直立式陳列在書架上,
被它看似簡易卻充滿故事性的畫風深深吸引,
與孩子拜讀後,立馬把其他三部曲一併帶回家。
(當然,抵擋不住作者誘惑,立馬也下手買單,畢竟,好書可遇不可求,
況且,孩子需要不斷的重複~重複~再重複的閱讀~,很重要所以說三次
外加,這畫風這麼優美,又有故事性,怎能不收藏??)
經過我google作者的來頭Jon Klassen
(原諒媽媽我有點大頭症,對於有名大有來頭的作者著作,我都會想要一一收藏)
他可曾經在夢工廠動畫製作公司做過設計工作,
也參與過功夫熊貓2的動畫電影,
這也難怪他的圖畫總是那麼生動、總能抓住孩子的心
不管我家兩歲多的妞妞跟快七歲的姐姐都愛不釋手。
除此之外,他還得過我很看重的獎項「美國凱迪克獎」的金牌獎共計19項獎項,
得過美國凱迪克獎的書,我都必敗無疑
因為,故事內容都會讓人意外地驚艷不已。
先介紹這本引我入門的「THIS IS NOT MY HAT」,
一開始由一條魚做開頭,光看這頁眼睛馬上睜大立馬入戲,
(比看韓劇還入戲,這是怎樣????)
看似平淡無奇的配色、極簡的插畫,
卻有魔法般的吸引力,把我跟孩子吸進書裡
完全有別於一般繪本,僅利用豐富配色來抓住孩子的眼球喔~~
這本,讓我們很自然而然想追隨圖像來無限挖寶一探究竟。
一條帶著帽子的魚,不需要多餘的文字,
就可以感受這條魚偷偷模模,怕有人跟蹤似的遊走。
配上很簡單的英文【This hat is not mine. I just stole it】
故事皆由小魚的口吻訴說,隨著他口吻,
輕鬆自在幽默地,引領我們一起游入故事裡。
緊接著,出現一條閉著眼的大魚,
穩重不慌張地沉思著什麼,配著小魚口吻訴說,
【I stole it from a big fish. He was asleep when I did it】。
哈~ 連我們家小妞,看到這頁,不自覺的模仿起來
連結著三張大魚圖,但圖畫卻道出不同的情境~~
你看看~~~這條大魚~~~是不是很有戲啊???
似乎想回應小魚說:「是這樣嗎?????」
看得出來我們家小妞又在模仿嗎??
大魚心想:「你確定? 我沒發現帽子不見嗎??」
大魚心想;「誰這麼囂張啊?我來瞧瞧」
這張有沒有很像?? 小妞妳很有表演慾耶~~
回到故事,最後~~~~
漂走囉~~~ 連大魚後的泡泡有很有故事性耶~~~
而小魚以為神不知鬼不覺的偷了大魚的帽子,
因為,他覺得這帽子不適合大魚,
而對他而言,帽子是那麼樣的剛好,
他休閒漫游一路帶著帽子,緩慢悄悄神不知鬼不覺的游走。
直到他遇到螃蟹;
螃蟹承諾他不會告訴任何人他往哪游去,
這邊配上很有趣的螃蟹表情插圖,
簡單的插圖,卻深深地感受到螃蟹又驚奇又意外的心情
(喂~ 是我媽媽感情太多嗎????))
下一頁,大魚來了,螃蟹出賣了小魚,馬上指出魚往哪個方向去,
一副圖與簡單的英文,敘事故事的方式卻可以那麼的俏皮好玩,
我跟孩子的心情也因此被牽動了,
(這時孩子馬上激動的說,螃蟹怎麼可以告訴大魚??? 這樣被發現怎麼辦??
)
雖小魚知道他錯了,他不應該偷帽子,他打算躲到許多高大密集的海草裡,不被發現,
殊不知大魚早已尾隨在後。。。。。
下一頁。。。一陣安靜。。。(發生了甚麼事呢????)
大魚游走了,螃蟹很吃驚!!!!
最後以出現大魚帶著帽子很淡定地默默地游走
最後,用這頁做ENDING!!!
留下開放式的結局,讓大人跟孩子一起發想事後的結局是怎樣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我說: 大魚把小魚吃掉了??
大女兒說: 才不是呢?? 是帽子在海草堆裡被勾到,後來被大魚撿到了。
(PS 天真的孩子不願相信大魚吃小魚這殘忍的食物鏈,
當然,做媽的,也不願破壞她小小心靈、小小幻想)
關於故事的情節,我跟孩子可以討論很久很久,
每次說故事,討論出的結果都不一樣。
這也是我很喜歡開放式結局的故事書,
可以漫無目的無限想像,無限延伸,無限黑白講,
也算是找個藉口跟孩子聊聊天、打打屁。
共讀對我來說,是一個過程,一起做一件事情的過程,
我只在意過程是否開心、好玩,
不太在意當中的英文是否孩子完全了解,
或是主詞、副詞、形容詞怎麼用,單字認不認得,
我只在意孩子愛不愛聽我講,愛不愛跟我打打屁而已。
這本是我跟孩子玩得很開心的非遊戲書,推薦給大家。
購買連結: http://bit.ly/2ETuZX3